從1到N是最快速創新方法!

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詹長霖

http://www.aimniche.com/consulting.html

美國著名風險投資人彼得·蒂爾在自己的新書《從0到1》中詮釋了創新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但是他同時提到,並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是這樣的飛躍。在創新模式中更多的是從1到N的創新。這是一種逐步改善,即集中在一步步地改善產品的一個過程。我認可這樣的一個觀點,千萬不要認為這樣做,太慢。相反的這是一種最快速的創新方式。

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完成現代化,躋身世界強國的國家。日本經濟的騰飛,選擇的就是一條跟隨、學習、不斷改進的創新路徑。那時的日本製造根本沒有影響力,索尼創辦人盛田昭夫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特地把日本製造,這幾個字印得很小,直到海關說這些字小得都看不見了,才被迫放大。」這足以看出當時日本製造業發展的囧境,因為「日本製造」四個字就意味著便宜。相信日本當初的創新困境,我們也有同樣的感觸,所以他們的成功之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因為當時日本的基礎研究能力相對薄弱,提供全新技術支援的能力也比較弱,一般都是以某個基本技術為基礎,經過各種改良和改善,像系統的改善,技術的改善,然後將東西做的更好。他們在改良方面相當的擅長,通過漸進提高的技術,非常有秩序的,結構性的系統性創新,成就了一個製造強國。創新本來就意味著改變!持續的,微小的改變也可能引發強大的創新;有時候只是對現有技術的重新整合,同樣能夠產生驚人的結果。看看日本走過的路,這是多麼快速和引人矚目的創新方式呀!

彼得·蒂爾解釋道「複雜的協調,實際上並沒有做什麼新的研發,沒有發明任何新的零部件,但你把他們結合起來,以一種全新的方式,比如我們看看iPhone,原始的iPhone所有零部件早已存在,但真正的創新就是,將它們重新組合,用一種正確的方式,於是就有了更好的智慧手機,最終成為了普通消費者手中的必備工具。」

從1到N的創新方式,不僅適用於製造業,對於服務業和互聯網行業,也是一種快速創新的思維模式。這裡我非常想談談Fackbook的成功。這個在2012年5月18日,成功于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以每股38美元上市,募集了184億美元,市值最高達到3000億美元的公司。

Fackbook這樣一個社交網路平臺並不是獨創,早在它之前,MySpace、MSN、AIM(AOL Instant Messenger)和Yahoo Messenger就有了。包括中國一直有模仿Fackbook的人人網、開心網。但是卻複製不了Fackbook的成就,為什麼呢?

有人覺得Fackbook的成功秘訣是發展大學生用戶市場,認為它是校內網,也有人認為Facebook的成功秘訣是真人社區,也有人覺得Facebook的成功秘訣是去中心化的社區形態,還有人覺得是它內部的Web小遊戲又或是後續發展的開放平臺。所以不同的人看Facebook,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其實這些看法都對,但是又都不準確:Facebook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導致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面向校園市場和實名註冊是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採用去中心化的封閉式設計又能夠很好的隔離不同類型的用戶;在Facebook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開放平臺推動了他的騰飛,是Web小遊戲讓他的用戶群迅速的擴大。

所以Facebook不僅是從0到1,也是從1到N,短短幾年就快速佔領市場。它不斷在調整創新。即便是有那麼SNS網路平臺去模仿它,還是無法超越它的根本原因我認為是創新讓產品具有活躍性、靈動性。如果僅是模仿外在,是根本無法獲取其精髓的。

集合式的創新者往往能非常快的取得一些市場份額,賈伯斯就是這樣的一位偉大的創新者。種種的例子便不再多說,只想把最快的、最有效的創新方式分享給你!

參考資料:央視大型創新節目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