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做輔助醫療已是大勢所趨

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詹長霖

現如今,人工智慧的浪潮正席捲著各個行業,而作為行業中相對成熟的領域,醫療被認為是人工智慧最先落地的部分。伴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準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們對於醫療健康的需要日益增長。這就催生了對人工智慧(AI)醫療的巨大需求,可以說,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為解決醫療問題的突破口。

醫療資源緊張,催生人工智慧在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民眾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使人們對於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這讓醫療行業面臨著,醫療資源的供給能力無法完全滿足民眾對高水準醫療需求的問題。

當前,有許多國家都在進行醫療改革,同時也在不斷將新技術應用到醫療領域,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成為提高醫療資源服務能力和提升醫療效果,從而應對醫療服務挑戰的重要工具。

目前,人工智慧已被廣泛應用到包括醫院管理、藥物挖掘、臨床決策支持、醫學影像、健康管理、語音識別、病理學在內的多個領域。AI醫療在過去幾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發展尤為迅速,並被廣泛應用到腦部、心臟、肺部等多個器官的疾病診療中。

國內外科技巨頭紛紛在醫療人工智慧領域大力佈局

事實上,早在1972年,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就已開始,英國利茲大學嘗試用人工智能的演算法進行腹部疼痛的判斷。

2011年,IBM公司正式啟動人工智慧認知系統Watson,IBM Watson可以在10分鐘內閱讀和剖析20萬份醫學文獻、論文和病理,協助醫生提供個性化專業治療建議。

2015年,穀歌對企業架構進行調整,成立母公司Alphabet。Verily、DeepMind和Calico是Alphabet旗下專注於使用AI來解決疾病,從監測、檢測到生活方式管理。其中,DeepMind開發的系統依照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數據進行診斷,可以識別50種左右的眼部疾病。

2016年,微軟公佈了研發微軟人工智慧醫療專案Hanover,該專案涉及開發計算方法推動癌症治療、採用機器學習和圖像處理技術幫助放射醫生瞭解腫瘤擴展過程。

2018年,亞馬遜成立了一個醫療健康團隊,將通過Alexa智能語音助手,對新生兒、產婦照顧、糖尿病管理,以及衰老問題等提供各種醫療保健服務。

在國內,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同樣是如火如荼。雖然我國醫療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比發達國家晚,但是發展速度卻十分迅猛。

2016年,百度推出了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最新成果——百度醫療大腦。百度醫療大腦是通過海量的數據、專業文獻的採集與分析,進行人工智慧化的產品設計,模擬醫生問診流程,根據用戶症狀,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經過反復驗證最終給出建議。節省了醫生的時間,提升了問診過程效率。
2017年,阿裏巴巴旗下阿裏雲宣佈推出了人工智慧系統ET醫療大腦。ET醫療大腦可在患者虛擬助理、醫學影像、藥效挖掘、新藥研發、健康管理等領域承擔醫生助手的角色。目前,ET醫療大腦可以輔助醫生判斷甲狀腺結節點,通過電腦視覺技術,在甲狀腺B超影像上圈出結節點,並給出良性或者惡性的判斷。

2017年,騰訊公司推出了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醫學領域的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讓癌症的早期篩查變得更加精准。目前,騰訊覓影已經能夠支持肺癌、宮頸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篩查。此外,騰訊旗下的微信用戶在2018年突破了10億,截至2018年大約有3.8萬家醫療機構開設了微信帳號,其中約有60%允許用戶線上掛號,超過兩千家醫院接受微信支付。

醫生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完全取代?

對於醫院來說,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比如醫學影像的識別,目前,與人工智慧技術相比,完全通過人類識別,在準確率以及效率上會相對較低。但是因為醫療的嚴謹性,仍需要醫生下達最後的診斷結果。

此外,因為部分疾病需要根據病史和患者各個方面的具體情況來判斷,這也是人工智慧做不到的。因此,人工智慧僅僅可以看做是輔助醫生的工具,幫助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並不能替代醫生。

在醫療資源緊張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大環境下,人工智慧技術將可能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人工智慧技術能讓醫療產業鏈得以進一步優化,並讓醫療行業走向更高效率與更高層次,人工智慧醫療的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文章來源:網路天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