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個理想的團隊!

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詹長霖

一個理想的團隊,必須有以下三種角色:思想者、批評者和實幹者。


思想者只管天馬行空暢想,思考戰略,提出各種建議,哪怕不切實際;批評者專門做挑剔性的工作,從不同的角度審視思想者的建議,從而發現最優;實幹者則是從批評者優化後的建議中建立可實施的方案,將思想者的戰略意圖轉變為現實。一個團隊如此,一個企業如然,一個國家也不例外。

如何培養思想者和批評者?
德國教育鼓勵學生獨立思維,不盲從權威,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只有多元的思想才能造就了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1.多舉行社會活動,把創新思維訓練納入綜合素質考核體系中來。
2.將教師的主體角色逐步轉變為引導師的角色。
3.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去開發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

正因為社會的多元,德國產生了一批又一批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法律及經濟學者,如康得、黑格爾、尼采、叔本華、萊布尼茨、韋伯、洪堡、馮特、歐肯、博姆等人。

如今的「德國工業4.0」就是思想者綻放的火花,引領了世界產業升級的潮流。思想改變世界,「德國工業4.0」戰略便是明證。

如何培養實幹者?
除了批評者和思想者之外,德國實幹者更是人才輩出,他們以精湛的工藝技術創造了享譽世界的「德國製造」。雖然德國歷經風雨,但德國製造讓德國經濟穩健增長,牢牢地支撐了歐洲的危局。歐元區至今屹立不倒,德國製造功不可沒。

德國製造之所以如此強悍,關鍵是這個國家積蓄了豐厚的「工匠」資源,包括工程師、高級技工、普通技工。德國的工匠精神就是嚴謹、規範、一絲不苟,規定螺絲需要擰五圈,他們絕不會擰四圈半。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絕活,有的是祖上傳承,但更多來自遍佈德國的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甚至應用技術大學,此外德國行業協會的培訓和企業內部的實地訓練也非常普遍。

然而這正是我們國家所缺乏的,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國家的教育會出現就業和學歷上的斷層呢?為何那麼多德國人甘願做技工而不是普遍追求高校文憑?

在德國,做技工不丟人,他們在社會上同樣享受其他「高等職業」所擁有的聲譽和尊敬。在德國人看來,每個人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無論是政治家、教育家、企業家、工程師還是技工,他們僅僅是職業之別,不存在尊卑貴賤。德語「職業」一詞,意即天職或上帝的召喚,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從「天職」的意義上看都是神聖的。正因為如此,德國人做事認真負責,能靜下心來做好分內工作。

第二個原因是技工同樣也有很高的收入。普通技工2000-3000歐元的收入,一點也不比大學畢業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高級技工則是企業之寶,他們的收入更高,養家糊口已經不在話下,而且還可以買房買車,享受高品質的生活。就算是一人養家,同樣可以到國外度假或專注於自己的業餘愛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畫收藏等,這些並不是只有受過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的「專利」。從職業學校畢業出來的同樣是人才,他們也有機會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資和海外補貼。我的一個朋友從技校畢業後就職于辛克全球貨運,工作幾年後被分別派到北京和上海擔任技術主管,不僅能存下很多錢,而且每年還邀請父母到中國旅遊。

第三個原因是德國的教育通道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非常暢通。從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轉換跑道」,也可以申請進入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後拿到國家承認的碩士文憑。當然也可以通過補習,取得「Abitur」(完全中學畢業文憑)後,同樣也可以申請綜合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德國上學沒有年齡限制,屬典型的活到老學到老的範例。因此,如果大學課堂上見到白髮蒼蒼的老頭老太太,那根本就不足為怪。

由於德國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觀念、技工也享有較高的收入、隨時可以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所以不少德國人寧願選擇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學文憑。正因為如此,德國不僅有眾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腳踏實地」的實幹者。

所以如果要打造一個理想的團隊,是否應該從教育行業的整個結構上作出一些調整,並且政府也應該給予一些政策支持。真正的從實際情況出發,從所需生產力出發,培養行業,國家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一昧強調高學歷和高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