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是發明者的國度。很多奇思異想首先在這裡問世,眾多開拓性發明在這裡成為現實:膠帶、咖啡過濾紙、mp3、直流發電機,都是德國人的發明,而電腦更可算是其中最令人注目的一朵奇葩了。
懶於計算
第一台數位計算機就是在柏林問世的。發明、制造人類歷史上這首台電腦的是德國工程師楚澤(Konrad Zuse)。1930年代,機器制造專業出身的楚澤要設計飛機部件,必須作大量計算、心算或用推尺計算。對這位聰明但並不特別勤奮-他自己承認-的工程師來說,這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說,他懶於計算,因而,開始建構一架機器,承擔計算工作。
他在父母的起居室專心建構"計算機"約兩年。1937年,他對外展示了取名為"楚澤1號"(簡稱Z1)的計算機:一台重達數噸的鋼鐵巨怪,光金屬部件就有3萬個,足有一張雙人床大小,一啟動,其聲音震耳欲聾。不過,只要曲軸、平板和鋼管們運作正常,不出現卡殼現象,Z1還真的總能提供正確計算答案。
為讓計算機不易受干擾,楚澤工程師在後來的型號中用電子機械元件代替了機械離合桿。改進型號相繼問世,先是試驗型的Z2,後來便是完全有效的Z3。Z3有一噸重,寬如大壁櫥,鍵盤大若一台電視機。Z3只能儲存64位數或單詞,卻是世上第一台全自動的、可自由編程的數位計算機。Z3根據二進制浮點計算原理工作,今天的現代化個人電腦和麥金塔電腦也運用這一原理計算。
可惜,楚澤工程師在世時未能看到自己的發明在全球的成功。二次大戰期間,他的計算機被炸彈炸毀。不過,今天,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內可以看到全球首台電腦的模仿件。
除電腦外,咖啡過濾紙、膠帶、mp3以及直流發電機等早已廣泛應用於人類日常生活的這些"寶貝"也原創於德國。說起來,這些發明都有一則饒有趣味的故事呢:
咖啡過濾紙
1908年,在德累斯頓的一個廚房裡誕生。被杯中咖啡渣惹惱了的家庭婦女本茨(Melitta Bentz)拿來一個鉛罐,在底部鑽滿洞眼,然後,從兒子的練習本上撕下一張擦紙墊上。過不多久,她申請了專利。從此之後,一代又一代咖啡愛好者們便可以在無渣情況下享受飲咖啡的快樂了。
膠帶
1896年問世。當時,作為實業家的特羅珀洛維茨(Oscar Troplowitz)本想開發一種新的創口貼。不過,所發明的創口貼粘力太強,揭下時竟會把皮膚也連帶揭下。於是,該產品起先被用於粘補自行車橡膠帶,以堵漏氣;從1936年起,成為萬用粘貼帶。由女秘書的名字"Elsa Tesmer"簡化而來的"Tesa"膠帶如今幾乎是各類、各種膠帶的同義詞。
mp3格式
1987年問世。這一年,設址埃朗根(Erlangen)的弗勞恩霍費爾(Fraunhofer)集成電路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工藝。根據該工藝,音樂數據可以在無質量損失的情況下壓縮到極小狀態。短短數年內,mp3格式使音樂工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有了這一發明,一台多功能手機可以儲存數百張專輯。
直流發電機
1866年問世。摩擦產電原理雖早為人類所熟知,但是,馮·西門子( Werner von Siemens)在這一年首次將該原理運用於一台機器。從這時起,通過卷起來的金屬絲和一塊磁鐵,不僅能很方便地獲得電能,而且還可以向各地傳輸電流。西門子公司逐漸成為一家世界性企業。今天,西門子已成為電子技術的代名詞。
文章來源: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