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詹長霖
很多企業覺得在互聯網時代,資料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我卻覺得,首先應做好的是信用體系的建立,創新可以從這上面入手。為什麼呢?想想如果您千方百計獲得的資料是不真實的,那麼基於此的所以統計、分析又有何意義呢?如果有這樣的等式「信用=資料=財富」,我們是否在2017年會有新的工作方向和思路呢?
說到這裡,我想到阿裡研究院出版書籍上的一個案例,故事非常小,但是卻能令人影響深刻。講述了一個賣紙箱的淘寶店的經營故事。
「王佳滎開了一個賣紙箱的淘寶店,每天寄出近十萬個,常有顧客反映,收到的紙箱數目有誤。店裡的規矩是,三次之內直接給顧客補發,既不索要證據,也不做核對。王佳滎說,自己十多年的線上實踐證明,選擇相信別人,成本最低,利潤也就最高。28歲的王佳滎畢業于義烏商學院,從500元錢起家,現在他的網店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這種「相信」,基於在“選擇相信,成本最低」的樸素實踐經驗。
其實越是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信用」這樣的組合才顯得更為重要,想想現在新業務形態,大多都是基於信用出發的。比如共用單車(ofo、摩拜)的模式改良,從永久的共用單車需要靠固定電樁到任意停放單車的改變。從訂餐、代買菜軟體的盛行,都是在用戶和商家相互信任、自治的信用體制下產生的財富。
這點其實阿裡巴巴早已意識到,他們率先探索出一套由使用者資訊認證、信用等級評價、業務流程保障。懲惡、揚善、平臺外開放合作、大資料底層資訊七大體系組成的誠信體系。在不斷的努力下,成功的控制了假貨的源頭。你很難想像這工作的困難程度和工作量。但這是他們的挑戰,更是他們越來越成為標杆電商的原因。想想每一次雙11,過年,一波又一波新聞報導對他們衝擊力並不小。
來看看他們大資料底層資訊體系的建立:
企業的信用體系的建設不是輕而易舉、一蹴而就的,而是動態發展的,需要大量的實踐,總結積累,還需要不斷適應新形式。另外,信用體系不僅僅是對外部的,強化企業文化意識,培養誠信的「內生力」也是非常關鍵的。其實對於小企業,建立好信用體系無疑能節約成本和時間並且從一開始建立起企業文化,有利於企業成長,對於大公司而言,誠信體系還能保證更大目標的實現,比如大資料的底層建設,品牌管理等。
所以,當你的企業2017年有著各種指標和目標要去完成時,是否看看表單上有沒有誠信體系建設這一項,那麼關鍵,可不能遺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