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创新,矛盾激发创新力

迈向企业永续经营,这一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经营管理的矛盾冲突,而矛盾能激发创新力。所有的源头都来自于人,有句话说得好:认知是因,创新是果;圣人畏因,凡人畏果。唯有不断与时俱进提升认知,才能真正洞察发展趋势掌握先机。

20220301-1

图/纬创资通

在《哈佛商业评论》迎向百年庆之际,邀请到现任台大商管学院院长胡星阳,与读者分享企业未来发展两个重点:ESG与创新。

胡星阳院长,毕业于台大经济研究所,并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取得财务博士学位,专长为经济学及财务管理。2019年就任台大管理学院第12任院长。

胡星阳认为,要观察管理学百年的发展脉络,可以从管理学的发展方法做为思考重点。他指出,管理学多来自于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是逻辑推理,从已知的事实推理出未知的理论;最典型的就是管理学大师麦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于1979年首发的「竞争五力」,就是来自于个体经济学的演绎。

竞争五力说明了驱动产业竞争的力量,包括对手企业、顾客、供应商、潜在新进公司、替代性产品,这个学说形塑了一整个世代的学术研究和企业实务。

2008年,波特再于《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竞争五力的新论,重新确认并扩充竞争五力的运作,并且说明这个架构如何运用于当前的环境。 至于归纳法,则是观察成功的企业或领导人,找出共同的特质。像是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的名著《从A到A+》(Good to Great)就是代表,归纳出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形态、策略、技术、领导力等等。

胡星阳比较演绎与归纳:「归纳法比较有血有肉,所以大家比较喜欢。」之所以很多媒体都喜欢报导成功的故事,就是因为没有个案,纯讲理论会让人感到无趣。但是个案也有不同的谈法,像《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s)会在个案之外,提供相关的研究结果和统计数字,指出个案中的现象是具有普遍性的。

总体来说,演绎法提供整体架构,归纳法则做为研究一个现象或理论的开端,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未来应该还是会持续透过这样的模式,不断衍生新的管理洞见。

企业未来要着重二点

除了观察理论架构外,胡星阳点出企业未来发展有二个重点,一是ESG,二是创新。

目前从「企业社会责任」(CSR)到ESG,都是全球企业经营的热门关键字,企业除了追求股东利益,更要致力于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面向的进步。

ESG绝非流行跟风,而是不得不然的压力,不论是金融机构或供应链,都会提出相关要求。许多金融机构强调,ESG与企业永续发展的潜力密切相关,这种与财报并不直接相关的项目,更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潜在价值。

最显著的直接影响,是能否在ESG面向说服金融机构,以取得资金。 另外,若企业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ESG更是不可逃避的课题。苹果公司(Apple)已提出在2030年达成碳中和的目标,促使苹果供应链中的台湾厂商开始积极减碳。

ESG虽然只有三个面向,但涵括范围极广,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包山包海,全面执行。因此重点工作有两项,一是找到适合企业的推动面向;二是采取适当的表达方式。企业要明确指出,在诸多ESG面向中,选择推动哪些工作?又为什么?

因为企业的资源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外界的要求也可能跟企业的能力和规画方向觝触。这时企业该怎么选择,或提出什么说法,就变得很关键。「因为ESG的范围实在太广,该如何说服别人变得比以前更重要,」胡星阳特别提醒。

第二个值得重视的趋势则是「创新」。两年前过世的创新管理大师克里斯汀生(Clayton M. Christensen),早在1997年就提出「破坏式创新」的概念,强调当技术或市场变动时,原本领先的公司会受到巨大挑战,有些甚至会危及生存。

这种情况在过去一段时间已不断发生,如Uber之于运输业,Airbnb之于旅馆业,或网飞(Netflix)之于影音产业等。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企业碰到的技术创新或市场变化,只会更加多元,类似的例子在未来仍会不断发生。

胡星阳指出,未来的情势,只会愈来愈严峻,而对企业来说,在这之中也许存在新的机会,但更多的是新挑战。

疫情改变工作模式

谈到过去两年来最难掌握的风险因素,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新冠疫情。虽然许多国家已开始解封,但疫情带来的冲击仍会影响很长时间,也可能造成「回不去」的改变。

胡星阳认为,工作的型态与态度,也会产生明显的改变。

以往多数企业、甚至员工都认为,在家上班(WFH)不适当也不可行,但在疫情冲击下,许多企业已采纳在家上班、混合式工作等模式。如何影响未来招募人才、员工训练等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也需及早因应。

随着时代演进,管理学的应用或许有所变化,但重要内涵像风险、机会、创新等,仍是不变的真理,也是管理学永续钻研与深究的精髓。

文章来源:哈佛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