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创新思维难,需从关键六步做起!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我们行为的95%都是习惯性的,或者是对一个强烈的外部刺激的反应。只有5%的选择是有意识的、自主的选择。我们大多数人过分夸大了意志力和纪律性的重要性。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其他人所做的天才的调查表明,自我控制的作用非常有限,它会随着每个有意识的自我约束的行为而逐渐衰竭。

为了实现持久的改变,我们应该少依赖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多依赖大脑原始的部分,也就是习惯形成的那部分。简单地说就是,越是程式化的、惯例性的行为,做起来需要的精力就越少,自动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会觉得改变很难,因此,需要不断培养有意识的自我约束的行为去实现创新性行为!

下面是实现持久改变的六个关键步骤:
一、要高度精确和具体

比如「经常运动 」,这样的决心!
如果只是这样设定,我想大多数情况注定实现不了。但是,如果你提前定好运动的日子和时间,以及每次去做哪种运动,你实现决心的几率就会大很多。比如说,你计画每周一、周三、周五早上6点做30分钟锻炼心血管的运动。如果有你不能控制的力量导致你某天不能做运动,就自动改为周六上午9点做这项运动。
研究人员将之称为「执行意图」,它能极大地提高你成功的几率。

二、一次只进行一项新的挑战
每次尝试把开始实行的练习当成自己惟一的关注点,这样久而久之,会形成很多的习惯!电脑可以同时运行几个程式,但是人类在一次只执行一个程式时,才运行得最好。

三、不要太多,不要太少
我们在改变自己的生活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我们要求太高,承受不了。想想一下,多少年了,你都没有运动过,忽然之间,你精神大振,计画每天慢跑30分钟,每周跑5天。结果很可能是,你发现那么大量的运动太痛苦了,没跑几天你就放弃了。

我们也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努力得不够。你计画每周三天,每天午饭时间走路十分钟,你也坚持了下来。问题是几周之后,你感觉体重一点也没减少,你的动力就会减退了。

真正能获得进步的惟一方法是挑战你现在所处的舒适地带。找到一个中间地带——既能有效地推动你,让你感觉到收获;也不会太过分,让你不想再坚持下去。

四、避免诱惑
比如,当你正在做一项需要你的全部注意力的专案时,你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回复不断出现的新邮件,你的控制力会慢慢减弱。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避免这些诱惑。对于电子邮件,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关闭所有的邮件,在其他时间集中回复。

五、找出阻力所在
从我们一直都在做的事情上,我们能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即使这些事情从根本上讲对我们并无益处。研究人员罗伯特·基根(Robert Kegan)和莉萨·莱希(Lisa Lahey)将之称为「改变的免疫力」。他们发现,即使是最强烈的改变决心,也同样会被「对抗性的」、同样强烈的、但是通常我们察觉不到的、拒绝改变的决心抵消掉。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让你的对抗性想法显形。想一个你真心想做出的改变。然后问问你自己,你正在做或者不做的哪些事情削弱你的决心。对于任何你想要启动的改变,关键是把与之对抗的决心找出来,然后问问自己「我怎样设计这个做法,才能得到我想要的利益,同时又能把它的代价缩小到最低?」

六、坚信不疑
改变是艰难的,是痛苦的。你会经历无数次失败。普通人要尝试6次,才能最终实现一种改变。但是遵循上面的步骤,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甚至不需要经历几次失败就能成功。

建议课程:颠覆性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