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个理想的团队!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一个理想的团队,必须有以下三种角色:思想者、批评者和实干者。


思想者只管天马行空畅想,思考战略,提出各种建议,哪怕不切实际;批评者专门做挑剔性的工作,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思想者的建议,从而发现最优;实干者则是从批评者优化后的建议中建立可实施的方案,将思想者的战略意图转变为现实。一个团队如此,一个企业如然,一个国家也不例外。

如何培养思想者和批评者?
德国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维,不盲从权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只有多元的思想才能造就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1.多举行社会活动,把创新思维训练纳入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中来。
2.将教师的主体角色逐步转变为引导师的角色。
3.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开发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

正因为社会的多元,德国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法律及经济学者,如康得、黑格尔、尼采、叔本华、莱布尼茨、韦伯、洪堡、冯特、欧肯、博姆等人。

如今的「德国工业4.0」就是思想者绽放的火花,引领了世界产业升级的潮流。思想改变世界,「德国工业4.0」战略便是明证。

如何培养实干者?
除了批评者和思想者之外,德国实干者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虽然德国历经风雨,但德国制造让德国经济稳健增长,牢牢地支撑了欧洲的危局。欧元区至今屹立不倒,德国制造功不可没。

德国制造之所以如此强悍,关键是这个国家积蓄了丰厚的「工匠」资源,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规定螺丝需要拧五圈,他们绝不会拧四圈半。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绝活,有的是祖上传承,但更多来自遍布德国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甚至应用技术大学,此外德国行业协会的培训和企业内部的实地训练也非常普遍。

然而这正是我们国家所缺乏的,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会出现就业和学历上的断层呢?为何那么多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普遍追求高校文凭?

在德国,做技工不丢人,他们在社会上同样享受其他「高等职业」所拥有的声誉和尊敬。在德国人看来,每个人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无论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工,他们仅仅是职业之别,不存在尊卑贵贱。德语「职业」一词,意即天职或上帝的召唤,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从「天职」的意义上看都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德国人做事认真负责,能静下心来做好分内工作。

第二个原因是技工同样也有很高的收入。普通技工2000-3000欧元的收入,一点也不比大学毕业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高级技工则是企业之宝,他们的收入更高,养家糊口已经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买房买车,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就算是一人养家,同样可以到国外度假或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画收藏等,这些并不是只有受过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的「专利」。从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同样是人才,他们也有机会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资和海外补贴。我的一个朋友从技校毕业后就职于辛克全球货运,工作几年后被分别派到北京和上海担任技术主管,不仅能存下很多钱,而且每年还邀请父母到中国旅游。

第三个原因是德国的教育通道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均非常畅通。从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转换跑道」,也可以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继续深造,毕业后拿到国家承认的硕士文凭。当然也可以通过补习,取得「Abitur」(完全中学毕业文凭)后,同样也可以申请综合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德国上学没有年龄限制,属典型的活到老学到老的范例。因此,如果大学课堂上见到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那根本就不足为怪。

由于德国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观念、技工也享有较高的收入、随时可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所以不少德国人宁愿选择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学文凭。正因为如此,德国不仅有众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脚踏实地」的实干者。

所以如果要打造一个理想的团队,是否应该从教育行业的整个结构上作出一些调整,并且政府也应该给予一些政策支持。真正的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所需生产力出发,培养行业,国家需要的人才,而不是一昧强调高学历和高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