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目的与获利,ESG带动良性赛局

全球ESG权威乔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今年8月出版ESG重磅专书《目的与获利》(Purpose and Profit)。书中强调,未来企业成功的定义,是基于其正面影响,而不再是赚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ESG与企业获利,将是绝对的正相关。

20220809-1
Photo Credit:Russ Campbell

 

哈佛商学院讲座教授乔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以其近十年来在哈佛商学院及其他研究机构,与其他共同作者发表的五十多篇研究报告,以及他在企业经营、董事会和投资方面累积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完成了他在ESG领域迄今最重要的著作《目的与获利》(Purpose and Profit)。

在一本书中囊括理论面与执行面

《目的与获利》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并行不悖:为更远大的企业目的创造机会」,阐述为什么ESG在过去十几年来,逐渐成为全球重视的议题。原因是几大趋势崛起,而这些趋势不约而同地将企业的目的和社会的目标,用新的方式连结起来。重要内容包括:

企业的目的会随着时间改变,反映我们希望公司能为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贡献(第一章);人们对工作的期望愈来愈高,客户对有生意往来的公司亦然(第二章);科技、社群媒体与新的数据指标,使我们对企业行为要比以往了解更多,企业不再能够为所欲为(第三章);还有,企业的行为表现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开始提供公共财,承担社会角色,以产生正面结果(第四章)。

第二部分强调「执行:如何落实目的驱动的计画」,即探讨如何实践ESG,把焦点放在公司、投资者和员工如何利用社会趋势,在业务、投资和人生激发有影响力的改变。讨论重点包括:

在策略上,公司如何利用新的分析法来剖析行善(第五章);由新趋势促成价值创造的六个原型(第六章);投资者的角色以及他们认知行善在资本市场能有好的回报,这两点对公司在正轨上发展非常重要(第七章);每个人如何透过这些社会趋势的视角来看自己的选择和生涯,在组织内尽可能发挥最大的影响(第八章)。

行善同时兼顾获利

本书强调,执行ESG能获得的回报愈来愈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生存的必要条件。

书中更对企业最关心的获利部分,提供了坚实证据。从作者过去十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来看,以目的为导向以及在ESG议题表现良好的公司,每年股票报酬要比竞争对手多3%。

书中指出,当新冠疫情于2020年初爆发时,股市短期内曾经大跌、各行业业绩衰退,但那些积极因应新冠疫情、努力保护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的公司,在2020年三月股市大跌一个月内,业绩超过同行2%。

本书作者塞拉分致力ESG相关领域的研究超过二十年,累计分析超过一万家的企业,书中引用许多知名企业如联合利华、微软、百事可乐、亚马逊、Gap等实际例证,说明以社会为目的,对公司的获利绝对有好处。

第一章就提到,联合利华前执行长保罗.波曼(Paul Polman)推行的永续生活计画。

每年,联合利华都会发布一份年度报告,包括该公司在解决一些最具挑战性的社会问题取得的成就。这些计画和行动不是慈善,而是利用其永续发展的目标使自己的业务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与消费者和员工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在波曼担任执行长期间,联合利华的股价上涨两倍多。2018年,该公司的永续生活品牌(Sustainable Living Brands)成长速度要比公司其他品牌快69%。

又如百事公司(PepsiCo)。该公司前执行长卢英德(Indra Nooyi)为了使公司朝向更永续的方向前进,提供更健康的食品和饮料让消费者选择,提倡「兼益之道」,亦即兼顾目的与获利。在她掌舵期间,百事的股价翻倍,创下历史新高。

两大关键面向:当责和透明度

「目的」与「获利」,为何能够并存?最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衡量「做好事的效益」的具体指标,这在书中第三章「透明度与当责」有详细剖析。本章指出,因为网路、社群崛起,现今企业界的所做所为已几乎都摊在阳光之下,祕密无所遁形,是一个透明度大增的时代。

然而,在思考透明度是否能激发企业的良善行为时,不易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而行为不良的公司也不大可能自曝其短。因此需要设立基准:企业报告的数据是否合理?是否可对公司进行比较?是否可让外界洞察企业行为是否特别具有意义,特别好或特别差?

针对这些主题,书中提出了二个探索面向。一是当责──讯息的揭露是否能导致更好的行为?另一则是价值相关性──了解一家公司在ESG的表现,是否能提供有用的讯息,能更了解这家公司?

在企业提交ESG报告书之初,研究人员提出一个比较复杂的假设:当责和透明度不只是使企业的表现更好,也可能提供讯息,使未来财务绩效的预测更准确。换言之,财务讯息是一个滞后指标。那么,是否某些永续发展指标较佳的公司未来会有更好的绩效表现──不只是在永续发展方面,而是在整体的财务表现方面?

2012年创立的永续会计准则理事会(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SASB),成立目的,就是制定、推广适用于个别产业的永续标准。SASB标准及由此产生的数据,消除企业主管的抗拒,让他们愿意讨论做哪些事是有利于更大的社会福祉和世界。

这种效应已出现在商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投资人提出的问题,至少有一半与ESG议题有关。这种良性循环已引发一场竞争,激励所有公司力求上进、更努力创新。

创新是改变的引擎

本书有许多塞拉分的创见,例如他告诉企业,要做出ESG的差异化,关键在于是否能产出差异化的创新。在第五章「做好事又能获利的策略路径」中提到:因为创新,公司才变得伟大。

为了落实ESG,不只是改变公司的一些行为,还涉及整个公司的转型,甚至还能开发出新的核心能力。

例如凡士林(Vaseline)的策略眼光,就展现出惊人力量。如果你的产品是一罐几乎已有150年历史的石油凝胶,你也许以为这种产品没有什么创新的可能性。然而,在不久之前,凡士林的领导人努力寻求突显自家产品与众不同的方法。

他们与医疗专家讨论之后,发现这个产品是全世界急救箱的必备之物,尤其是在开发中国家。因为有凡士林,因煮饭或使用煤油灯不慎烧烫伤或是手部龟裂的人,都可用凡士林急救,缓解疼痛。

后来凡士林开发一个分销策略,帮助数百万生活在危机或冲突中的人护理皮肤──这就是品牌差异所在,也是一个明智的、能带来社会影响力的策略。

20220809-2
图/Shutterstock.com

投资人是监督的力量

此外,要让企业的获利与目的能够兼得,投资人的态度至关重要。事实上,资本市场的观念也已大幅转变,本书第七章提出具体说明。

2017年,一项股东决议迫使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揭露公司在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减少气候变迁对公司业务的影响。这项决议拿下62.2%的赞成票。这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讯号,代表股东关心环境议题,为了地球,不惜采取行动对公司施压。

埃克森美孚遭到激进投资人逼宫的事件不是异常例子。2020年10月,跨国日用消费品公司宝侨(Procter & Gamble)67%的股东投票通过一项议案:供应链的森林砍伐应有所限制。此举乃是与公司董事会唱反调。

如果永续发展已成为一家公司未来得以蓬勃发展的关键,那么投资人就有权利和责任推动公司往这个方向发展。从宏观层面来看,投资人已知道这些议题有多么重要──机构投资者必须确保在一百年后仍有一个可以投资的世界。

本书强调,被认可投入ESG力道较大的企业,会有比较好的形象、更符合政府法规、更受到消费者信任,让投资人更加认同……这些最终都会反应在公司获利上。 但这个过程并不会自然发生,目的和获利的连结必须用心培养和加强。要达到改变世界的目标,所有人都必须付出,而且必须真的在乎。

人人都可加入变革

可以怎么做呢?书中提出以下的建议: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领导人,你必须开始衡量并说明公司的影响力加权绩效。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可以与高层主管沟通,要求公司展现影响透明度。

如果你是投资人,必须要求你投资的公司公布其影响透明度,并利用影响力加权数字来评估机会和风险。

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应该努力推动法令,强制企业公布其影响力加权会计报告,并基于利益和影响力来课税及提供诱因。

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应该尽量向具有正面影响的公司购买产品。

综观全书,塞拉分写下的这段话可以做为一个总结:

目的与获利是并行不悖的,这个观点强化我对商业的热爱,不只从组织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没错,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

如果对你个人而言,你的工作让你觉得充实、能得到回馈,你就会更努力,而且必然会设法创新。这个世界能有更好的汽车、更好的咖啡、更好的建筑材料、更好的一切。一旦生产力提升,就会反应在利润上;尽管你会担心利润受到影响,最终收益还是会增加。

读完本书之后,你应该能用新的视角来看自己的生涯和世界,相信现在就是追求梦想的最佳时机,而你必然能在这个世界获得回报。

文章来源:哈佛商业评论2022/8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