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案例–寶潔P&G如何用更少的錢做出更多的創新

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詹長霖

寶潔研發費用占銷售額比重,從2000年的5%一路下降到2008年的2.6%;而更令人吃驚的是,與費用減少相伴,寶潔同期的創新成功率卻從35%提高到了60%!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差呢?

20191204-1

2009年3月,寶潔公司推出了「聯繫與發展」中文網站,將其「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戰略正式引入中國。作為有著悠久創新歷史、強調創新文化的消費品公司,寶潔研發費用占銷售額比重的變化卻令人吃驚,從2000年的5%一路下降到2008年的2.6%;而更令人吃驚的是,與費用減少相伴,寶潔同期的創新成功率卻從35%提高到了60%!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反差呢?

20181106-3

這個成績背後 ,寶潔「開放式創新」的戰略功不可沒。通過統計發現,寶潔52%的創新活動都至少有一個外部合作者參與。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司外部的創新機會以帶來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更快的速度,就是 「開放式創新」戰略的簡單邏輯。

那麼,寶潔是如何具體執行 「開放式創新」戰略的呢?

首先,是建立與外部創新社區的有效聯結,這體現在三種方式上:

第一,通過官方設立的「聯結與開發」(Connect & Develop)網站,列出寶潔在產品創新上的需求清單,使外部創新者可以通過該網站向寶潔推薦自己的創意。比如,2001年寶潔的發展曾陷入低迷,旗下的佳潔士被對手高露潔搶去了美國銷售第一的位置。為了重掌市場主動權,寶潔在「聯結與開發」網站上列出了自己對於口腔護理產品創新的需求;這被一位叫John Osher的『草根』發明愛好者注意到,而他剛好擁有一款新型電動牙刷 SpinBrush的發明創意,能把成本從50美元降低到5美元。寶潔花鉅資買下SpinBrush並推向市場,結果當年就幫助佳潔士奪回了市場第一的位置。

第二,寶潔還嘗試在InnoCentive、Yet2和NineSigma等第三方「創意集市」網站上扮演求解人的角色。這類網站為那些有問題和有答案的人建立聯繫,當寶潔與網站簽約後就能夠在非公開的論壇內匿名發帖,描述自己的難題並且懸賞求解。哈佛商學院的研究表明,寶潔通過這種方式向外界發出的求助,大約29%的問題會在三周內得到解決。而相對於寶潔自己的「聯結與開發」網站,這種匿名求助的方式也有著不言而喻的優點――就是可以保守寶潔不願意被競爭對手瞭解的商業秘密。

第三,在個體發明家之外,寶潔還與外部機構組織廣泛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利用這些資源開發新產品。其合作夥伴既有高校,也有供應商、零售商、製造商,甚至是競爭對手公司。寶潔聯結合作的最高原則是:不問創新機會來自何方,只問這些新技術、新包裝、新工藝是否能為寶潔所用。

其實,寶潔與外部創新社區的這些有效聯結,歸根到底要歸益於其在公司內部組織結構上的兩項重大調整。

第一,是設立「技術經紀人」。這些經紀人相當於寶潔的獵頭,相關職員一般都擁有深厚的專業學術背景和敏銳的技術觀察力,同時還有足夠多的閱歷和人際網路,其工作就是盡可能多的與公司外的業界、學術界維持廣泛的聯繫。當公司內的業務部門遇到創新難題時,他們能夠迅速理解問題的實質,然後通過自己的網路動用各種途徑和聯繫尋找合適的外部對象而把問題分配到對方那裏。

第二,是設立「外部業務開發機構」(External Business Development),專門負責談生意。這個部門的人精通商業運作,善於從對方的需求出發開展合作洽談。

比如如果外部合作者是個人,他可能希望得到一次性的回報,如果是公司則可能希望建立長期的合作,而如果是競爭對手則更會牽扯很多複雜的利益關係。「外部業務開發機構」能夠根據不同需求,量身定做各種靈活彈性的交易方式,將技術合作持續不斷地轉化為互惠雙贏的商業合作,從而賦予寶潔「開放式創新」戰略更持久的生命力。

其實,「開放式創新」並非寶潔公司所獨有,很多西方大公司,比如IBM、思科、禮來都在使用這種戰略。他們大多在維持足夠規模的研發團隊的同時,採用了與寶潔類似的方式與外部聯結和合作

從某種程度上說,在今天這樣一個開放的時代裏,「開放式創新」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成為一種必須。對於那些力求創新、從而走向價值鏈高端的中國公司來說,寶潔的「開放式創新」實踐是不是可以帶來一些借鑒和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