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產品,新定義!

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詹長霖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好產品幾乎只有一個直接標準:那就是好到用戶忍不住發朋友圈,從而形成口碑經濟。管理者如果僅把產品當成價值產生的全部,可能會限制價值創造的思路。但是如果把產品當成一個環節,聯想到與產品相關的一前一後,可能就會意外打開新世界,發現新的價值點。

今天,我們就從各個角度談談如何定義公司的業務,如何定義好產品!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西奧多·萊維特在研究行銷「近視」方面頗有影響力。他說,問企業家他們在做什麼業務時,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錯誤的。不能很好定義公司的業務或者產品,會造成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目光短視,很容易被潮流淘汰;二是容易患上潮流恐懼症。

比如,如果鐵路行業的人都認為自己身處的是鐵路行業,那麼當高速公路和航空業崛起後,鐵路行業就只能在旁邊看。但如果定位為運輸業,那麼其實就是分內的事情。

探索頻道的創始人在回憶錄《探索好奇》中說,當網際網路出現後,公司的人都憂心忡忡,但他很樂觀。他說,如果把探索頻道定義為一家電視頻道,那就完了,因為網際網路視頻會極大衝擊電視業務。但如果把自己定義為一家滿足人們好奇心的內容公司,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網際網路視頻只是又多了一個強大的管道可以抵達用戶。

另外,就是柯達公司的例子。它的衰落是因為一直把自己定義為膠捲公司,而不是影像公司。所以面對數碼相機的崛起無動於衷,導致了後來的局面。

所以好的產品設計,應當具備怎樣的思維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雞蛋理論」?

20世紀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發現,他們的蛋糕粉一直賣得不好。儘管研發人員對配方不停改進,但是用戶就是不買賬,這問題難倒了這家食品公司。

最終,美國心理學家歐內斯特發現,蛋糕粉滯銷的真正原因是:這種預製蛋糕粉的配方配得太齊了,家庭主婦們損失了「親手做的」那種感覺。於是歐內斯特提出:把蛋糕粉裏的蛋黃去掉,讓主婦們自己去找材料!這個想法就被稱作「雞蛋理論」。


雖然這為烘焙增加了難度,但家庭主婦們覺得這樣做出來的蛋糕,才算是他們「親手」做的。蛋糕粉的銷量由此獲得了快速增長。後來,一位叫桑德拉的美國大嬸根據雞蛋理論,提出了一個「70/30法則」。就是說,如果你使用70%的成品(比如蛋糕粉)和30%的個人添加物(比如雞蛋),這樣消費者心理感覺獲得的價值就會變高。

簡單來說,就是將遊戲化的思維融入商業,核心是讓產品變得有趣,通過將流程設計得有趣而使得商業產生吸引力,甚至無法自拔的產品吸引力。

在遊戲中有幾個特點:
一是自願,這是遊戲的基本特徵,沒有逼迫的遊戲;
二是選擇,選擇會產生及時的結果,加速了玩家的心理刺激;
三是玩家的掌控力成就感得以實現,被感覺賦予了力量。

從這幾個特徵來看,其實遊戲設計是洞察人性的設計。用到商業上,要做到幾個關鍵設計:一是動機設計,二是選擇設計,三是結構流程設計,四是衝突性設計。

希望這極具價值的新商業思維,能幫助企業以最省時間的方式看清產品設計和業務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