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敏捷创新掌握趋势的力量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敏捷创新不仅用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行销创新等方面,连人力资源方面的绩效管理都用上「轻量敏捷(Agile)」。根据2017年勤业众信(Deloitte)一项调查,79%的全球高阶主管把「敏捷绩效管理」列为组织高度优先事项,包括零售业Gap、制药业辉瑞(Pfizer)、保险业康健人寿(Cigna)、消费性商品业宝侨(P&G)、科技业奇异(GE)、IBM、生活用品业娇生(Johnson & Johnson)…..等企业都导入该做法。

刚好有这机缘在4/14日获邀由主办单位台湾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华东校友会,协办单位台湾科技大学华东校友会、中山同济双学位EMBA,在上海举办的「以敏捷创新掌握趋势的力量」讲座做专题演讲。敏捷(Agile)对于现在企业经营特别重要,因为所有企业必须要提升其「接变化球的能力」,经营状况快速变化已经是新常态。

像最近川普掀起中美贸易战,一不小心,一家企业就可能就成为大国博弈棋盘上的棋子。中兴ZTE事件不得不让人反思,管理者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呢?如何克服可能存在的战略盲点?中国产业在进化、创新的过程中又如何实现反脆弱呢?

什么是反脆弱性?塔勒布认为:很多大型企业、组织、甚至金融系统是非常脆弱的,在负面的黑天鹅事件下不堪一击,相反,另一些事物却能从冲击中受益,因为这些事物经常暴露在各种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下,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这就是“反脆弱性”(Antifragile),这些事物普遍地「具有任何与时俱进事物的特质:进化、文化、观念、革命、政治制度、技术创新、文化和经济的成功、企业的生存」等等。

怎么做?
将自己置于「喜欢错误」的情况下,乐于犯众多的小错,承受小的伤害。

在内部创业组合的专案间差异越大,选择权的价值也就越高,企业的长期绩效与创新能力也越高(Sun, Yang, & Li, 2014)。例如,企业可以将90%的资源用于持续发展现有技术和产品,而另外10%的资源用于另一端试错。企业也可以鼓励个人90%的时间用于常规业务,而10%的时间用于与现有业务完全无关的自由探索。中兴给中国企业提供的教训提醒我们,就是要像华为很早就在自研作业系统、晶片上布局一样,实现多生态系统的共生与合作才能反脆弱性。

尽可能扁平化组织结构,形成自下而上的资讯传递机制,促进分散化决策!
扁平化组织遵循可分解的原则,将内部创业的各项业务组成各种模组,可以使各个专案专注于核心知识领域,专业服务于不同的客户,从而对该领域的变化更加敏感,反应更加敏捷(Simon, 1962)。

传统的管理理论比较强调自上而下,由目标或者模式驱动,而反脆弱的思想则强调随机性资讯自下而上产生的价值。应用到内部创业来看,自下而上的方式,与扁平化组织结构更为契合。这就是为什么稻盛和夫提倡阿米巴,海尔将五六万员工变成两千多个自组织,华为「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以及有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不断对自身进行分拆的原因,事实上都是在增强它们自身的反脆弱性。

另外,反脆弱的创新往往进入陌生的新技术与新市场,在各种探索中实现差异化战略。其中都需要扁平化组织与自下而上的资讯传递机制,促进分散化决策、非正式的组织内部合作、横向团队的工作流、以及复杂的行销能力,从而使新项目能孵化成功。

恐龙和猛犸象曾经统治地球几千万年,但这些庞然大物最后都进了博物馆,而他们同时代的老鼠和蟑螂,至今仍然活蹦乱跳。今天的大企业如果不想成为恐龙和猛犸象,就需要不断改造自己的敏捷创新基因,实现生生不息。

很多企业担心如何导入敏捷创新系统,认为它是极其困难的事。其实这都是担忧太多、落地实践太少的缘故,敏捷创新变革要成功,除了策略要正确之外,快速迭代创新应变是重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