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fang」的全部文章

走在钢丝绳上的创新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创新有时候不仅取决于付出多巨大的努力,还需要一些幸运之神的眷顾,在历史上,化学家凯库勒是在梦里发现了苯分子的结构;汤玛斯·爱迪生无意中从手上涂的油烟中发现了一种灯丝;设计出空调的发明家开利,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调节空气的湿度;亚历山大·弗莱明,因为忘记盖上一个皮氏培养皿,而发现了青霉素,创新的偶然,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商机,但同时也伴随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对研发人员也许面对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埋头苦干,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则随时有可能陷入财务危机,这就是从无到有的创新,一种走在钢丝绳上的创新方式。

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的安进公司,36年前,开启他们的创业之路,当时生物制药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虽然伴随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让利用生物活体,生物基因来生产药物成为可能,但这项技术还大量停留在学术论文和专业期刊中,它距离市场非常遥远,这条通往市场的道路,没有人知道要走多久才能看到希望。当时他们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商机,那就是红细胞生产素的人工合成。这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非常重要,但是其研发工作的繁杂程度远远超出研发人员的预期,寻找和分离这组基因就好像在汪洋大海的亿万鱼群中找出一条有特定性格的小鱼,专案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项目始终没有进展。这个时候对于企业是一个痛苦的选择,继续还是中断?专案确实差点被叫停。好在安进这次的项目在期限到来了最后一个月,这个幸运之神降临到了他们的实验室,产品历经10年,投入到了市场。上市第一天收入就达2亿美元。上市后的两年时间收入超过5.8亿美元,这种药物的问世,为安进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和回报,在市场中存活下来。

这就是从无到有的创新魅力,好似一场赌博。就如安进公司一样,他们如果没有搏一把,他们也许不会滋润的在市场上存活,或是早早淹没在大海的汪洋中。但是赌博有赢就有输。「不是所有专案都像人工红细胞生成素一样幸运的,在生物制药领域,大部分创新都没能走出实验室,如果要市场化,就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十天有九天都要面对失败,这样的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风险很大,必须要有耐心,也要有足够的资源并且必须要有一个杰出的团队,才能整合资源,最终推向市场」—安进公司高级副总裁大卫·里斯这样总结道。

现在很多国家,地区都希望建立类似矽谷这样的孵化器,知道矽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吗?因为在这里,每一秒都有创新在发生,每一秒都会有旧的技术在这里被取代。而进入矽谷第一件事不是知道什么是成功,而是怎么面对失败。

虽然有这样的高风险,但是从无到有的创新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到更多的创新人才。这也是小虾米战胜大鲸鱼的励志写照和途径。这样的创新,让传统的龙头企业还来不及反应,便被颠覆和取代。但我个人觉得从无到有和从1到N的创新各具优势,还得看企业如何选择,其实两者之间并无矛盾,可以整合进行。

资料参考:央视大型创新节目《创新之路》

技术地图对创新的关键影响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http://www.aimniche.com/consulting.html

半导体晶片代工世界第一名的台积电TSMC公司5月26日公开表示将成为业界首家通过7纳米制程技术认证的厂商,速度快过对手英特尔与三星。这也是几十年来第一次台积电技术超越半导体霸主英特尔,在台湾半导体产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那为什么台积电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能超越英特尔?靠的就是明确的技术地图来引导研发创新方向及最佳资源运用。再加上二年前组建500位研发的「夜鹰部队」投入,终于超车成功,成为全球第一。这7纳米先进制程技术可不是砸钱找人做研发就能成功,这是必须掌握整个技术发展的基本功,了解技术发展路线图上的关键细节,研发团队分工合作不断的克服技术难关。

还记得去年iPhone 6S A9处理器电池续航力大战,三星A9处理器不但在效能与电池续航力输给台积电,媒体报导三星电子在网罗台积电前研发大将及其部属下,关键制程技术源自于台积电并领先使用更先进的制程,但为何却在实际使用的效能与良率输给台积电?

http://www.aimniche.com/training.html

相较于台积电的晶片制程是按部就班由28nm > 20nm Planner > 16nm FinFET演进而来,三星则是由32nm>28nm Planner技术直接跳阶到14nm FinFET技术。由于半导体FinFET技术与过去2D平面技术的经验不同,FinFET无论在制程、设计、IP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各方面都必须经过克服众多挑战才能成熟。就结果论来看,三星似乎尚未能成熟驾驭FinFET这项新技术,尤其是良率与漏电控制上。两家公司产品的效能的差异,以跑步来举例,三星虽然速度优于台积电,但跑起来却老是蛇行,最终还是输给直行的台积电。三星从28nm技术想弯道超车到14nm,却没留意到技术发展的细节,这个就是典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结果,不断更新的完整技术地图能尽量避免这种遗憾发生。

在合适的创新策略及组织设计之后,接下来是设计创新流程,也就是去建构一套政策、程式与机制,以促进新组织的创新系统。有清楚的流程,才能管理从设计、衡量到奖励创新的每个步骤,此时就需要技术地图来导航。

技术地图主要是架构一条由现在到未来的产品与技术发展「途径」,具备导航、执行、说明、追踪的功能,因此规划上必须是动态的、能根据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进行调整修改。而将企业的市场策略、满足目标市场的产品、技术、研发计画与相关资源整合在产品技术地图中。此途径将不同世代的产品由现在到未来做连结作业,使公司清楚了解及掌握未来几年内较有利与重要发展的产品与技术,领先竞争者进行产品与技术的布局,得以立于优势的竞争地位。在欧美则有飞利浦、英特尔、谷歌、西门子、博世、Rockwell、通用汽车…等具规模的公司引进运用;台湾大型上市公司也陆续的导入技术地图,台积电就是一个典范代表。

以下列出技术地图作业6大步骤,提供读者参考:

1.定义主要运用领域

2.产品功能专案分析

3.产品功能属性分析

4.技术变动历程分析

5.完成技术地图

6.认定关键技术缺口

企业可以借由技术地图与科技创新的组合,掌握技术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细节,进而重新定义产业,进一步提升整体营运绩效与企业竞争力。

本文已刊登在北京经济月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从1到N是最快速创新方法!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http://www.aimniche.com/consulting.html

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彼得·蒂尔在自己的新书《从0到1》中诠释了创新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但是他同时提到,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是这样的飞跃。在创新模式中更多的是从1到N的创新。这是一种逐步改善,即集中在一步步地改善产品的一个过程。我认可这样的一个观点,千万不要认为这样做,太慢。相反的这是一种最快速的创新方式。

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完成现代化,跻身世界强国的国家。日本经济的腾飞,选择的就是一条跟随、学习、不断改进的创新路径。那时的日本制造根本没有影响力,索尼创办人盛田昭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特地把日本制造,这几个字印得很小,直到海关说这些字小得都看不见了,才被迫放大。」这足以看出当时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囧境,因为「日本制造」四个字就意味着便宜。相信日本当初的创新困境,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触,所以他们的成功之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为当时日本的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提供全新技术支援的能力也比较弱,一般都是以某个基本技术为基础,经过各种改良和改善,像系统的改善,技术的改善,然后将东西做的更好。他们在改良方面相当的擅长,通过渐进提高的技术,非常有秩序的,结构性的系统性创新,成就了一个制造强国。创新本来就意味着改变!持续的,微小的改变也可能引发强大的创新;有时候只是对现有技术的重新整合,同样能够产生惊人的结果。看看日本走过的路,这是多么快速和引人瞩目的创新方式呀!

彼得·蒂尔解释道「复杂的协调,实际上并没有做什么新的研发,没有发明任何新的零部件,但你把他们结合起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比如我们看看iPhone,原始的iPhone所有零部件早已存在,但真正的创新就是,将它们重新组合,用一种正确的方式,于是就有了更好的智慧手机,最终成为了普通消费者手中的必备工具。」

从1到N的创新方式,不仅适用于制造业,对于服务业和互联网行业,也是一种快速创新的思维模式。这里我非常想谈谈Fackbook的成功。这个在2012年5月18日,成功于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以每股38美元上市,募集了184亿美元,市值最高达到3000亿美元的公司。

Fackbook这样一个社交网路平台并不是独创,早在它之前,MySpace、MSN、AIM(AOL Instant Messenger)和Yahoo Messenger就有了。包括中国一直有模仿Fackbook的人人网、开心网。但是却复制不了Fackbook的成就,为什么呢?

有人觉得Fackbook的成功秘诀是发展大学生用户市场,认为它是校内网,也有人认为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真人社区,也有人觉得Facebook的成功秘诀是去中心化的社区形态,还有人觉得是它内部的Web小游戏又或是后续发展的开放平台。所以不同的人看Facebook,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实这些看法都对,但是又都不准确:Facebook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导致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面向校园市场和实名注册是他成功的原因;在Facebook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采用去中心化的封闭式设计又能够很好的隔离不同类型的用户;在Facebook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开放平台推动了他的腾飞,是Web小游戏让他的用户群迅速的扩大。

所以Facebook不仅是从0到1,也是从1到N,短短几年就快速占领市场。它不断在调整创新。即便是有那么SNS网路平台去模仿它,还是无法超越它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创新让产品具有活跃性、灵动性。如果仅是模仿外在,是根本无法获取其精髓的。

集合式的创新者往往能非常快的取得一些市场份额,贾伯斯就是这样的一位伟大的创新者。种种的例子便不再多说,只想把最快的、最有效的创新方式分享给你!

参考资料:央视大型创新节目创新之路

 

未来医疗行业的变革方向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http://www.aimniche.com/consulting.html

医疗与健康行业已经迎来了巨大的科技创新与变革,这种发展趋势也让多方从中受益,包括患者、医生、研究人员、医疗行业的学生和其他相关的消费者等。此类创新与变革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够时而不时地影响着我们所有人。

一、人造假体技术

人造假体是为了帮助身体残疾的人群能适应生活。但是过去的假体材质比较重,对使用者来说无论是心里还是身体都是一定负担,心里觉得需要人造假体来掩盖身体的残缺,但是假体给身体带来的负重感又另使用者不愿意接受人造假体。但是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我们意识到人造假体并不是为了仅仅为了遮挡,掩饰。我们可以把人造假体看作是使用者的骨骼服装(exoskeleton suit),它意味着几个深层次的含义:

1.实用性:包括假体的材料的选择(重量和承受力的矛盾,材料和成本的矛盾)。

2.技术性:但完成实用性是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如何增强动作控制器的精密度以及重新打造自然直觉将最终能够在假体与人脑之间产生即时的交流才是创新真正为未来医疗产生的变革性变化。匈牙利医药未来学家米斯科称「相关企业面临的真正挑战将是如何设计能够完全效仿手与腿的复杂动作的设备」。

3.感知性:对于身体残缺的人来讲,最难过的是无法通过触觉来感受肢体对我们的帮助,人造皮肤的感应器的敏感度也能大大提高人们对人造假体的使用程度。这一些方面都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只有当技术和创新工具并行的帮助下,才能取得重大发展。

http://www.aimniche.com/training.html

二、定制化医疗服务

医疗本身一直都是在创新中发展,所以创新应该是医疗永恒的主题。伴随的老龄化,时间的压缩,如何缩短就医时间,如果远端管控和掌握病情,提供定制化医疗服务都是未来医疗开拓的方向。

创新帮助未来医疗行业的,不仅仅是提出行业的痛点,还要帮助解决问题。应用创新思维掌握对问题、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与提炼的技巧,以助培养遇事能举一反三的能力,应用创新思维学会处理复杂问题,帮您从现象分析中发现关键的问题,确定关注焦点,确立优先顺序,采取有效创新措施。比如建立医疗云照护平台,对看病或是医疗流程进行修剪增加等。

全球知名竞争力战略管理大师麦可波特新书「医疗革命」其实都是环绕「价值导向(value-based)」的观念,观念当然千真万确,他的几帖药方,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只是如何能把观念化为实质具体的解决方案,除了法规政策需要修订之外,再来就是透过医疗物联网创新解决方案来提高医疗品质、降低医疗成本,其中重要关键就是启动医疗界人士的创新思维。俗话说得好:得先机者得天下。未来医疗行业的变革道路上离不开创新!

一只小牙刷的开发团队成“美国最伟大创客”,得了100万刀奖金和英特尔的支持!

2016-06-04 金错刀

20160606-A
文\金错刀频道 李洋(微信公众号:金错刀)

美国有一档创业真人秀节目名字叫做《美国最伟大创造者》,是英特尔公司主办的,上个月刚刚决出了本季的冠军团队Grush,当场发了100万美元的奖金。

这个团队成立于2014年,有3个核心成员,产品发明者,一位牙医,一位游戏专家。

20160606-B

产品的发明者(上图右),也就是Grush团队的创始人名叫王勇竞,是一位美籍华裔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担任过兼职教授,还是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之前还在飞利浦纽约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

联合创始人Ethan Daniel Schur(图左),是团队里的游戏专家,在数字3D游戏行业里有一定的名气,是数字立体化3D技术、游戏领域内公认的专家。

Anubha Sacheti,一位漂亮的儿童牙科医生。

他们从1000多个创业团队中脱颖而出,一路披荆斩棘,在最终的决赛中战胜其它23个团队夺得冠军。除了获得100万美元奖金,还有来自英特尔公司在技术和生产方面的支持。

20160606-C

然而他们的产品只是一只牙刷,给孩子用的小牙刷。

20160606-D 这是一只智能牙刷。发明者王勇竞博士之所以做这个牙刷,是因为他遇到了所有家长都遇到过或者正在经历的问题:让孩子刷牙比打针吃药还费劲。

20160606-E

尽管不是什么非常具有突破性的技术,但是Grush牙刷解决了一个让所有家长都头大的问题:孩子不爱刷牙。让孩子自己刷牙他们肯定偷奸耍滑刷不彻底。

在Grush牙刷的内部,集成了多种芯片,以及运动处理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送器,通过蓝牙可以与手机相连。

20160606-1

连上手机后,安装Grush牙刷的app,就可以使用了。

Grush牙刷的重点可不是用手机遥控刷牙。Grush牙刷的app中,集成了几款很有创意的小游戏。

游戏是除了好吃的之外,最能吸引孩子的事物。

牙刷中集成的传感器,是用来玩游戏的。在游戏中,牙刷上的传感器用来定位牙刷和牙齿的位置。在刷牙时可以检测到牙刷与牙齿对应的位置。通过APP,儿童在刷牙时可以获得指导,在游戏过程中就把牙刷了。

20160606-F

这些小游戏很有趣味性比如把细菌做成了怪兽的形象,用根据app上的指示,用牙刷来打怪。怪兽出现的位置是按照刷牙先后顺序设定好的,消灭每个怪兽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根据最佳刷牙时长设定好的。

20160606-2 还有音乐游戏

20160606-3 给长颈鹿刷毛

 20160606-4

虽然这些小游戏在设计上略显粗糙,但是种类很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游戏。一边跟着app的专业指导刷牙,一边玩游戏打怪积分、赚金币。你说孩子愿不愿意刷?

这些游戏里的刷牙方法都是来自美国牙医协会的专业意见,app会收集了孩子的性别、年龄信息以及每次刷牙的数据。

孩子每天刷牙认真不认真,家长一目了然。

20160606-G

家长也可以把孩子们每天刷牙的数据上传到Grush的云端,等到带孩子去做牙科检查的时候可以给医生做参考。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安全,Grush的应用要求家长为孩子匿名注册,不用孩子照片做账户的头像。

2017年,Grush团队将带着他们的智能牙刷走上CES消费电子展的舞台。

有人说,这玩意儿会让孩子迷恋上玩手机游戏。其实,说句公道话,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不玩手机游戏,除非家长在孩子面前从来不玩手机。能有几个家长做得到呢?

这个智能牙刷虽然是在用游戏引导孩子,但游戏本身也都是些简单正面的游戏。希望孩子们都健康成长!

 

互联网女皇告诉你2016年互联网的5大趋势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http://www.aimniche.com/consulting.html

玛丽·米克尔,著名的华尔街证券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
1998年被巴伦周刊评为"网路女皇"后,逐渐被人们熟知。

2016年6月2日,《福布斯》杂志网路版报导,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周三发布了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此份报告共包含213张幻灯片,堪称资料「金矿」,涵盖了各个领域的资料,从各个国家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到美国互联网广告增长。

作为矽谷知名风投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 Byers的普通合伙人。米克尔在报告中指出的2016年互联网的5大趋势,确实给了我们思考的方向。

1.全球互联网增长放缓。
由于发达国家很大比重的用户目前已经接入互联网,所以在全球获取新互联网用户的难度进一步增大。而在欠发达国家,获取互联网用户是一件更具挑战性的事情,因为和他们的收入相比,智慧机的成本太高。
如何利用创新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使用者体验,增进互联网增长速度,是智慧手机公司可以思考的方向。在现实环境中,我们不断遇到各种矛盾,只有找到最优解,才能打破互联网增长缓慢的局势。

AIM-TRIZ创新工具,推荐指数★★★★★

2.“容易的”经济增长宣告结束。
过去几年,5大增长引擎动力下降:如互联网接入增长放缓;新兴国家GDP增长放缓;政府债务增长;利率大跌;全球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容易的」经济增长宣告结束。但是经济增长的放缓也为企业创造了机遇,后者借此提高效率、增加工作岗位、降低价格并进行创新。
AIM-绿色创新,推荐指数★★★★

3.图片时代的来临。
图片正变得愈发重要,使用量不断增长。相比之下,文本,特别是文本搜索的使用量正在下降。米克尔表示,未来5年内,至少50%的搜索将来自图片或语音搜索。图片的兴起与智慧机有很大关系,用户正越来越多地使用智慧机讲故事、分享、聊天以及进行创意表达。
而在我印象中,比如我图网,百度图库等,细分越来越全面。在快速资讯发展的视觉体验的要求会逐渐上升。

4.语音输入的兴起。
米克尔表示,语音应该会成为最高效的计算输入形式,主要因为它不需要动手,也不需要看。语音适合在生活中随时使用,例如,人类每分钟可以说150个字,但是每分钟只能打40个字。随着电脑能够通过使用者提问的上一个问题以及用户的位置理解语境,媒介的对话属性适合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体验。

尽管许多语音辨识应用现在的表现还令人失望,但是米克尔称,当语音辨识的准确率达到99%时,人们将从现在的「勉强」使用语音工具转为「一直」使用它。从苹果推出的小娜语音系统,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语音辨识已经越趋完善了。
AIM-物联网创新,推荐指数★★★★★

5.消息应用成为新移动主屏。
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应用可能将最终取代移动设备上的主萤幕。2016年,全球用户使用最多的应用是Facebook、WhatsApp以及Chrome。消息应用最初只是简单的社交互动,目前正逐渐增加表现方式,未来将包含越来越多与商业有关的互动。

资料来源:中国好案例

用十招打造你的创新力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 詹长霖

有学者专家调查从1990到2011年以来全球的480项重大科技创新,运用重组式创新方法就占 65%。也就是说真正有价值的突破性创新,大多是把某个产业中行之已久的构想和概念,移植到另一个不同的产业。举爱迪生及爱因斯坦这两位创新大师所说的话来验证一下:

20160607-2

爱迪生说:他之所以能够不断创新,正因为他懂得巧妙重组现有的各项技能,创造性价比更强的创新发明。

20160607-3

爱因斯坦说:「重组」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所谓「发明家」,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连结」。

20160607-1

创新不是天生的,可以后天通过对规律的思考,对事物的判断,不断地演练形成的。培养创新的方法举不胜举,关键在于实用。我总结十个简单快速的重组式创新工具激发你的创新力,让你在创新设计新产品或新服务时大放异彩!借此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并启发你用另一种角度去看待事物、体会生活和工作,养成善于思考和创新的习惯。

1.有没有:向「没有」借东西(需要创新的物件上没有什么东西?)

2.加一加:能在这个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加大、加长、加高、加宽)

3.减一减:省略不必要的(减少、减短、减窄、减轻、减薄、缩小)

4.扩一扩:功能、用途、使用领域(放大、扩展)

5.变一变:方式、手段、程式等(改变原有事物的形状、尺寸、颜色、滋味、浓度、密度、顺序、场合、时间、物件、方式、音响等)

6.联一联:把某个东西或事物连结一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车展中汽车与美女)

7.学一学:就是借鉴、整合(学习模仿别的物品的原理、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方法等)

8.代一代:看看用别的工具、方法、材料能不能代替

9.搬一搬:就是移动、转做他用或是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动一下,产生一种新的物品

10.反一反:将上下顺序倒过来,说不定更好(就是将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以及正反、里外、前后、左右、上下、横竖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的事物)

举上述两个创新工具案例说明如何应用:

  • 减一减较经典的案例要属常年盈利的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他们把空姐减少一些,这样的话,飞机票价格就降下来了。因为美国人工费用那么高。然后不提供饭食,既空出两个位置,又降低了成本。其实航空食品非常贵,因为要保鲜,另外包括加热的设备这些都需要采购的,完了之后还有打扫卫生,整个成本也是比较高的。然后维修的费用非常低,因为所有的飞机都是737。飞机工程师的费用也很高,全部采用737以后,保证了财务成本也很低。所以从经济学的经营曲线来看,劳工的效率非常高。本来50架飞机,只要存一定的备件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各方面的成本就降低,规模也上来了。现在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美国泛美航空公司都做不过它。

20160607-4

  • 反一反将电扇的吹气原理颠倒一下,从吹气变成吸气就可以发明出吸尘器和抽风机了。

20160607-5

创意是创造生意的源泉是否具备创新精神乐于用各种方法思考才能练就创新金身无敌神脑

是真的吗?创新取决于「提问」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詹长霖

是真的吗?创新,竟然是从提问开始,或者换句话说是整理问题的逻辑关系 ,并且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

一家公司的商业定位,基本可以概括为:We provide(What)to(Whom)with the benefit of(What)comparing to(Which competitor)because (Why)。所有成功的公司,都可以很简洁地用这个套路描述清楚。

 

或者你可以试试填入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看看自己会不会突然卡住,无从下手。有时我们往往拍著胸脯的说「我非常清楚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如果你觉得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无非就是成本、技术、时间上的问题,并且当你填充上面的文字发现有困难时,那说明你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做到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根因分析,即找到核心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看到有逻辑地去提问,并且能准确地商业定位有多么的重要!比方说,无创产筛是医疗产检中想替代传统羊水穿刺的一个技术手段。但是过去一些年间,它的市场一直打不开。我们可以假定它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可以暂时忽略它的技术问题。如果是你,你觉得应该如何填写上面一段话呢?

20160530-1

当无创产筛 PK 传统羊水穿刺

下方是最早市场的定位(你可以看看你的填写是否一样):

We provide 一种在孕妇外周血检测胎儿DNA方法) to (高龄孕妇) with the benefit of 减少穿刺失败的风险) comparing to (传统的羊水穿刺) because bla bla…)。

这段话,可以看出无创产筛是想要替代传统羊水穿刺的,因为这是一个存量市场,这也是无创产筛能够在一开始市场快速扩大的原因。然而这是一种持续性创新而非颠覆性创新,当其试图取代羊水穿刺时引起了争议,这一benefit在医生群体中没有被广泛认可。医生并不认同羊穿应该被舍弃,羊水穿刺的失败风险其实非常低,检测得到的资讯也更多更准确,而且在医疗领域,要取代一种现行诊断标准,本身还必须能够在法规上具备等同地位。在2012年前后妇产科学术界展开了多次讨论,最后被妇产医学专家共识定位为「一种近似于诊断的高精准度筛查」技术。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新技术和传统路线的一种妥协。那么我们换一种思路呢?

We provide(一种在外周血早期检测唐氏综合症的方法)to(高龄孕妇)with the benefit of (更早得到胎儿唐氏风险的精确判断)comparing to(羊水穿刺的第16周)because(bla bla…)

这一新的定位,使得NIPT(无创产检基因检测)在孕妇的整个筛查流程中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新的市场,其benefit得到了医生和孕妇的认可,羊水穿刺也成为与之相连的后续方案,二者和谐共存。

 

当无创产检中的NGS二代测序技术 PK传统的血清学筛查

未来中国的孕妇人数的自然增长速度将比不上流产人数和不孕不育人数的增长。而唐氏筛查的医疗流程最大的体量是早中孕期唐氏筛查,但检出率只有60-70%,因此现在很多人倾向于未来去替代这个血清学一线筛查的市场。

这时,你可能会将无创产筛定位成:We provide (一种精准的早期检测唐氏综合症的方法)to(高龄孕妇)with the benefit of (更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comparing to(血清学唐氏筛查)becausebla bla…)。

这一定位乍一看上去不错。但是,任何筛查手段的首要属性都是「成本」和「简单」,并非「准确」。而这却是目前无创产检中的NGS(二代测序技术)本身的相对弱项。中国幅员广阔且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水准、广覆蓋”一直都是适合国情的医疗卫生原则。在大部分地区NGS作为筛查还是受制于成本偏高,技术依赖性强,以及标本远距离寄送带来的品质和管理成本上升。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到「当技术对于患者而言不可及时,技术就没有价值。」虽然作为NGS相对简单的技术应用,无创产筛成本其实已经接近了发达省市可以买单的筛查价格,但是距离一两百块的传统筛查成本仍然略显勉强。而操作的复杂性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即便有一天替代血清学筛查,也很容易被新的更简便筛查方法所颠覆,比如说有人想开发的新的滤纸干血片法或是新的POCT技术(更加满足「成本」和「简单」的属性)。因此,NGS用于无创产筛由于不具备完美定位,用于一线筛查不大现实,只能作为一种选择性的筛查策略,其未来市场成长空间带有不确定性。所以这样定位也许不能获得成功,所以是不是有更好的定位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20160602-2

正因为定位对创新而言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将创新诊断和问题定义阶段放在创新课程Gennovation™的第一步。有时创新不能单靠技术或投入大量资金,而是看清核心的问题和理清头绪。创新需要方向,需要逻辑,需要方法。提问要是错了,后面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资料来源:贝壳社,医疗创新

 

延伸课程:解码工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创新解码体验工作坊

http://vip.asia-learning.com/aim/course/courseintro/92501/d/1

http://vip.asia-learning.com/aim/course/courseintro/84500/d/1

你不知道吗?原来日本的创新方向已经发生转变

文/AIM俐钜创新总经理兼首席创新长詹长霖

汤森路透评选出的《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里,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35家。尽管在媒体上看到报导说日本现在处于经济衰退、创新能力丧失的阶段。但在我们唱衰日本的时候,他们却在为「为未来投资」。


因为日本的创新方向已经发生转变,我们可以看到的转变有:
(1)日本电子企业在大众市场衰退了。但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里的话语权却在提升。

(2)日本企业正从B2C领域,逐渐向B2B领域扩展、转型。松下从家电DNA,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今后,夏普将转向健康医疗、机器人、智慧住宅、汽车、食品、水、空气安全领域和教育产业;索尼复兴电子业务的计画遭遇挫折,电子领域今后将强化手机摄像头等核心部件。

(3)如今,日本机器人产业已从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扩展,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同时,积极扩张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把握制造业升级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欢欣雀跃着我国GDP上升时,你会发现其实经济实力的比拼从来不靠GDP。而是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力。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前几年,小米手机如同一只黑马横空出世,我们也对其商业模式做过分析,我们不得不说,它的成功带着很多创新的闪光点,尤其是在其饥饿行销和用户参与度上,但另一方面它有着令业界一直诟病的技术研发软肋。和华为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风格上的差异。为什么大家觉得华为值得尊重?在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都在忙着抢市场,尽可能的多地获得订单,但是有哪一家企业能坚持28年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专注于品质把控呢?华为的成功,我们也可以看到技术话语权和产业链掌控力的力量。

《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上中国企业零入围的现状也让我们看到除了技术方面问题外,很大一部分还是和国家重视的侧重点相关。这些年,全球都在货币放水,也就是用债务刺激经济。但拿日本和中国来对比:日本放出的水流进了产业整合、重组、创新、研发环节;中国的放水流进的是地产、基建和城市化。简单总结:日本的债务附着的资产是「技术产能」,中国的债务附着的是「土地产能」。 这些年来,无论在地产基建方面,还是产业发展方面,中国都在想通过投资的大跃进实现「跨越式升级」。这些投资,有多少真正流入了创新研发环节,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创新需要时间的积累,创新不是简单的创意,也许针对某个产品,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一个新的创意点可以让产品获得大家认可。但是一个顶尖优秀的创新型企业不是单靠操弄商业模式就可以形成的,产品或服务的研发设计必占据首位。